五臟六腑

2023-08-30 14:42:29 snzyg

臟腑是人體內臟的總稱。中醫(yī)學依據(jù)臟腑的生理功能和形態(tài)結構特點,將臟腑分為五臟、六腑、奇恒之腑三類。五臟,即心、肺、脾、肝、腎;六腑,即膽、胃、小腸、大腸、膀胱、三焦;奇恒之腑,即腦、髓、骨、脈、膽、女子胞。下面主要講述五臟六腑。

五臟在形態(tài)上多屬于實體性內臟,其共同的生理功能是化生和貯藏精氣,功能特點可概括為“藏而不瀉”“滿而不實”,在經(jīng)絡學說中,心包絡也作為臟,故有六臟之稱。五臟具有各自的生理特性和功能,在功能上相互配合,以心為主宰,形成一個協(xié)調統(tǒng)一的整體。

六腑在形態(tài)上多屬于管腔性內臟,其共同的生理功能是受納、傳導水谷。六腑的功能特點可概括為“瀉而不藏”“實而不滿”,六腑的治療特點是“以通為用,以降為順”。

人體以五臟為中心,與六腑配合,以精、氣、血、津液為物質基礎,通過經(jīng)絡使諸臟腑建立密切聯(lián)系,將人體構成一個有機整體。臟腑之間除在形態(tài)結構上有關聯(lián)以外,主要是在生理上存在著相互制約、相互依存、相互協(xié)同、相互為用的關系。

1.五臟

(1)心:位于胸腔之中,膈膜之上,外有心包衛(wèi)護。心在五行屬火,為陽中之陽,故稱陽臟,又稱“火臟”,具有主宰生命活動的作用,被稱為“君主之官”“生之本”“五臟六腑之大主”。心主血脈,又主藏神。心脈以通暢為本,心神以清明為要。心與小腸相表里。

(2)肺:位于胸腔,左右各一,在人體中位置最高,連于氣管,上通喉嚨。肺在五行屬金,有“華蓋”“嬌臟”“相傅之官”之稱。肺主氣,司呼吸,主行水,朝百脈,主治節(jié)。肺以清虛、宣發(fā)肅降正常為要。肺與大腸相表里。

(3)脾:位于中焦,在膈之下,上腹部。脾在五行屬土,有“倉廩之官”“后天之本”“氣血生化之源”之稱。脾主運化,主統(tǒng)血,喜燥惡濕,脾氣主升。脾與胃相表里。

(4)肝:位于腹腔,橫膈之下,右脅之內。肝在五行屬木,其氣主升主動,被稱為“剛臟”“將軍之官”。肝主疏泄,主藏血。肝與膽相表里。

(5)腎:位于腰部脊柱兩側,左右各一。腰為腎之府。腎在五行屬水,有“先天之本”“五臟陰陽之本”“封藏之本”“水臟”之稱。腎藏精,主水,主納氣,主蟄藏。腎與膀胱相表里。

2.六腑

(1)膽:位于腹腔,右脅下,附于肝短葉間。膽與肝通過經(jīng)脈屬絡,互為表里。膽為中空的囊狀器官,內藏膽汁,有“中精之府”“清凈之府”“中清之府”之稱。膽憑借排泄膽汁幫助食物的消化。膽主決斷。

(2)胃:位于腹腔上部,上連食道,下通小腸,有“太倉”“水谷之海”之稱。胃與脾通過經(jīng)脈屬絡,互為表里。胃的生理功能是主受納、腐熟水谷,主通降。生理特性是喜潤惡燥。

(3)小腸:位于腹部,其上口與胃在幽門相接,下口與大腸在闌門相連。小腸與心通過經(jīng)脈屬絡,互為表里。小腸的生理功能是主受盛化物,泌別清濁。

(4)大腸:位于腹中,其上口在闌門處接小腸,其下端連肛門。大腸與肺通過經(jīng)脈屬絡,互為表里。大腸的生理功能是傳化糟粕,吸收津液。

(5)膀胱:位于下腹部。膀胱與腎通過經(jīng)脈屬絡,互為表里。膀胱的生理功能是貯存津液和排泄尿液。

(6)三焦:三焦的概念有二。一是指六腑之一,一般認為三焦是分布于胸腹腔的一個大腑,在臟腑中最大,又稱“孤府”。三焦與心包由手少陽三焦經(jīng)和手厥陰心包經(jīng)相互屬絡而互為表里。二是指人體上、中、下部位的劃分,即三焦是上焦、中焦、下焦的合稱。三焦的生理功能為通行元氣,運行水液。